本篇文章1889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孟庆义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指出,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深化结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升级的重要举措。为此,会议提出部署和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从所有人那里收集智慧’。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智力。这是发展现代工业的唯一途径。”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说。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用互联网进行思考,反思和构建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进而推动新业态的出现。与此同时,互联网极大地减少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了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将消费者转变为商业模式的驱动者。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它还可以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势头,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来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的20%以上,连续几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尽管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它不是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品牌质量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建设强国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继国务院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规划和计划后,会议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措施和意见。具体包括支持制造企业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双创新”平台,鼓励地方政府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双创新”示范基地;开发个性化定制、面向服务制造等新模式,开展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试点示范;促进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的对接,创造制造、营销和物流一体化的新生态;放宽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定了互联网整合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力争到2018年实现重点行业互联网化。“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到2025年,我们将努力从根本上完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双创新”体系。《意见》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由此可见,本次会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深化工业云和大数据的应用,也是为了开发个性化定制和面向服务的制造等新模式,创造制造、营销和物流等新的集成生态。让“互联网加”制造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金鹏曾表示,在推进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整体融合中,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能力保障;二是支持基本条件。在能力建设过程中,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将凸显出来。
事实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经在中国开始发展。无论是SAIC和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一款网络汽车,小米和美的都深深卷入智能家居的蓝色海洋,还是东风和华为将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信息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都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与传统制造企业的跨境合作,帮助传统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在这方面,业内专家表示,空的互联网和制造业之间仍有很大的融合。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应用都是在营销、售后服务和采购方面,而制造业和R&D等许多环节都会给现有的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应该说,以互联网为导向的新兴商业形式的发展,不仅给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必须鼓励发展中高端产业,以保持中高速增长。因此,制造业需要利用互联网作为工具,更新和升级原有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值得强调的是,这是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夯实网络基础的关键。只有提高网络速度、降低资费、保证网络安全,互联网才能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此,会议具体提出鼓励电信企业进一步加快和降低“双创”基础宽带接入费用,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双创”平台提供一站式系统化金融服务。提高工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
不言而喻,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对于“大众创业与创新”、解决就业问题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客观地说,拥有互联网翅膀的制造业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外部政策支持,还要集中培育自身的内在力量,通过内外联合行动实现转型发展。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利用“互联网+”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a0bm.com/new/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