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3字,读完约4分钟

偌大的工厂,干净的地板上,十几台机器正在车间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只有一个人穿着工装来回巡逻...这不是一张电影的照片,而是东莞横沥镇东方亮色模具厂的一角。

告别穿梭的人群和机器的轰鸣。“边喝茶边工作”已经成为东莞现代工业工人的真实写照。所有这些都得益于东莞对创新驱动力的选择。

在东莞横沥镇东方蔡亮模具厂的智能车间里,智能设备正被涂在手机外壳上。(人民日报在线贾兴鹏摄)

与高校“联姻”,城镇成为更强大的城镇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是一个擅长制造业的城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群明显,科技需求日益明显。

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东莞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进入了东莞的视野。

当年,东莞提出了“换笼换鸟”的做法,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出了“东莞科技”系列措施,每年投入10亿元科技资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发展。

东莞横沥镇党委书记陈锡文在推动工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深受感动。

横沥镇的模具制造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已经逐渐从最初的分散经营向集中发展转变。然而,恒力模具行业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生产加工的低端。" 2005年以前,中泰模具厂只是一个生产家用电器和办公用品的模具."陈锡文说。

2012年,横沥镇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联合成立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推进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模具行业的模具检测技术中心和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建成,推动模具行业产值每年增长20%。

陈锡文表示,恒利的做法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整合科研和高校优势学科资源,准确有效地为企业提供转型导向和技术供给。

现在,恒利已经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模具设备制造和模具原材料研发为重点的产业体系。2015年,全市模具总产值达到103亿元,超过100亿大关。

位于横沥镇的东莞中泰模具有限公司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目前,由中泰模具、重庆汽车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国内第一条“热成型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据报道,东莞每年安排20亿元“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人才东莞”资金,构建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创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新的力量:效益增加20倍

东莞松山湖管理委员会易科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默激动地向记者介绍了机器替代的好处。过去,他在一家铸造厂工作,毛利率不到6%,净利润不到3%。“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器人的使用,收益增加了近20倍。”

利润的背后是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投资。何思默说,过去几乎所有工厂都是初中和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但现在有680名R&D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约20名医生和博士后。

在R&D的巨额投资也让何思默收获更多,“从帮助别人加工,到开发自己的产品,再到拥有自己的品牌”,这一切都归功于创新的力量。

该公司董事长何西蒙向记者介绍了机器替代的好处。(人民日报在线贾兴鹏摄)

2015年,东莞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总数986家,比2010年增长193.45%。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高新技术制造业分别占规模以上产业的47.9%和37.2%,较2010年大幅上升,而优势传统制造业的比重从22.9%下降至18.8%。

大连机床集团在东莞设立的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定位明确。该中心的研发重点是面向3c制造的智能设备,在东莞制造业占有巨大份额。总裁马表示,经过智能设备的创新使用,产品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另外,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以机床为例,智能设备的成本可以通过一年半的人工成本来回收。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表示,“东莞制造2025”战略和正在实施的“智能机器人制造”计划,使机器人和智能设备产业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已聚集了近200家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和约400家智能设备制造企业。

据统计,2015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8.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授予数量、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等20多项指标在广东省地级市排名第一。

记者在东莞调研时发现,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地方官员最常谈论的话题,他们正在用事实践行科技创新的口号。

“转型升级看东莞”系列报道之一:

从“铸造厂”到“梦工厂”,东莞制造业变得美丽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效益提高20倍 东莞企业尝到创新“甜头”

地址:http://www.a0bm.com/new/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