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15字,读完约7分钟
随着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主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私募股权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结构逐步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金融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将把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向新的高度,势头强劲。
与经济发展同步,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总资产194.2万亿元,比2010年底增长1.1倍,各类贷款余额98.1万亿元,比2010年底增长95%;保险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也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2万亿元,翻了一番;12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6.42万亿元和1.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58%。
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量达到47.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总量为43.9万亿元。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沪深两市共有282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53.13万亿元。随着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新三板市场、私募股权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逐步完善。
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取得初步进展
“十二五”以来,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继续稳步推进,对优化金融机构业务结构、提高可持续经营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共有3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7家证券金融机构和9家保险金融机构开展了跨行业投资,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租赁等行业。
与此同时,跨领域金融产品加速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金融机构都开展了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业务,将多个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联系起来。以银行业为例,截至2014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15万亿元,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达到13.98万亿元。交叉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丰富和拓宽了居民和企业的投资渠道。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水平,加快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化改革,要求金融机构改善单一业务结构,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一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另一方面,为了有效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风险,保持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的底线,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监管,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稳健地开展一体化经营,加强金融机构的战略协调和风险管控。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改革进入深水区
“十二五”期间,中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取得历史性进展。
回顾“十二五”规划,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的核心改革之一。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下调”,并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标志着中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整个金融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很多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事实上,我们是分几个小步骤迈出最后一步的。”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最近发表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及其内在逻辑》一文中所说的话。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十二五”期间,中国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了基于市场供求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去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报价,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提高了市场化程度。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走向市场化,更好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周小川在最近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会晤中表示,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适应市场经济的更高要求,即汇率应更加灵活,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资本流动应更加自由,本币和外币的兑换应更加方便,并能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他认为,这也符合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建立更紧密联系的需要。
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改革仍需加快。这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
私人资本打破了“玻璃门”
金融业资本多元化
“十二五”期间,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玻璃门”被打破。民间资本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服务小微企业、帮助普惠金融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后,民间资本开始进入金融业,但一直被控制在相对低端和边缘的金融业。这一制度适应了国家对金融业的控制,但不利于私人资本的扩张和增长。
“十二五”期间,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入,引导合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大门已经打开。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允许民营银行设立对自身损益负责的民营银行,二是允许民营资本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国有银行持股。
民间资本可以成立银行,标志着民间资本已经进入金融业的核心业务,国家金融业的结构更加合理。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解国有银行的压力,使其具备按照市场化原则从事存贷款业务的条件。另一方面,它也能促进民间资本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在民营银行与民营企业对接之后,它能更有效地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根据银监会的最新数据,民营资本在股份制银行股权结构中的比例从2011年的38.7%上升到2016年3月底的45.9%,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拥有100%的民营资本。许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全部由民间资本持有,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近90%,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70%以上。
对中国而言,2016年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形势。而且,中国经济也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Aiji,净值,信息),更有必要加快金融改革,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Aiji,净值,信息)。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和2020年的“两个翻番”,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金融改革乘风破浪 助力中国经济转型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