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9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峰
通讯员冯
五月的宿迁,瓜果芬芳,丰收在望。住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杨北镇卓玛村的瓜农刘种了10亩西瓜。这几天是第一茬瓜的高峰期,他的收入每天都在增加。卖瓜的总收入预计超过5万元。事实上,瓜农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
宿迁市杨北镇具有适合西瓜生长的独特自然条件。但是,由于西瓜种植初期投资较大,果农很难在初期一次性投入这么多资金,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很难成为农民致富的“关键”。
为解决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帮助农民打开致富之门,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造血”扶贫、产业扶贫和全民扶贫之路,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刻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农民从事特色种养面临的资金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和推动辖区内农业金融机构关注扶贫小额信贷问题,准确满足贫困农户融资需求,增加贫困农户脱贫收入,真正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今年年初,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杨北支行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放了3万元小额贷款,帮助瓜农刘发展西瓜种植业务。“以前一直缺乏资金。这笔3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大问题。这10亩西瓜一定会让我今年有个好收成。”刘告诉记者。据了解,仅2016年第一季度,宿迁市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7亿元,同比增长5.79%;小额信贷占全省贷款总额的23.67%,支持10192户开展扶贫项目。
为准确定位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群体,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加强与扶贫办公室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指导督促各农村商业银行及时满足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准确的贫困户扶贫金融服务档案。在贷款对象选择上,要紧紧锁定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遵纪守法、信用良好、生产经营项目规模小的贫困农民,切实满足贫困农民创业就业的融资需求。艳集镇华严村是该省经济薄弱的一个村庄。该村农民利用扶贫贷款发展花木生产,建成了32个标准化花卉大棚,每个大棚年效益3万多元,平均每户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
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在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时,明确要求所有农村商业银行遵循“阳光信贷、一次性贷款、年度还款、项目承贷、干部援助、金融贴息”的模式,严格遵循程序,规范操作。具体来说,每个乡镇按照1: 3的比例确定候选农民,并公开宣布计划。各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候选农户名单直接贷款给农户;贷款发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项目周期确定,最长不超过一年,允许跨年度使用;每户贷款金额增加到20000元,专业养殖户增加到每低收入农户100000元,带动多户申请卡;扶贫小额信贷实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农户按期还贷时,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贴息。
在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的具体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分行积极推动各农村商业银行创新扶贫贷款模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在扶贫贷款总额中设立了专项规模,主要针对“龙头企业+贫农”、“合作经济组织+贫农”、“专业大户+贫农”等行业带动项目。辖区内的万皮乡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成立金针菇、肉牛养殖、原生态种猪、银杏等9个合作社,带动了乡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督促地方政府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扶贫小额信贷担保机制,有效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促进扶贫小额信贷的拓展。沭阳县设立了3000万元的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当出现贷款损失时,财政承担80%,农村商业银行承担20%;如果贷款100%收回,县财政将风险基金的20%作为奖励基金,其中10%将奖励给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这项措施,有效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扶贫贷款的信用风险,调动了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宿迁市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6亿元,惠及13万贫困农户,为贫困农户节省近1亿元利息支出。据报道,90%以上的贫困家庭将资金用于种植和养殖项目,这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第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93元,同比增长10%,增速居全省首位。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真正做到变“输血”为“造血”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