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需要有“乘船出海”的想法。我们应该把握形势,主动设题,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达到传播中国“新形象”的目的
就在猴年春节过后,英国广播公司2频道2月14日至16日播出了纪录片《中国新年:世界最大的盛会》,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这部电影从英国人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春节的集中而深入的诠释,也是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的又一例证。
春节作为一个悠久的传统节日,不仅沉淀了古老的文明,也融入了时代的精神,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中国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文化品牌,塑造国家形象。“中国新年”节目在国际媒体的帮助下进行了本土化和传播,成功实现了“用国际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这表明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正在改变传统的思维和传播方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用国际的声音讲述好中国的故事,关键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文化。从纪录片主题的价值来看,春节是中国精神内涵和物质外延融合的重要产物。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中国人细腻温暖的人文情怀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春节主题成为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绝佳样本,可以说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故事的展示和外界的期望汇聚在同一条轨道上。
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需要有“乘船出海”的想法。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外国对中国的关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超级中国》、《中国鸟瞰》和《美丽中国》等纪录片都从不同角度构建了中国形象。从“唱衰中国”、“用棍子打死中国”到“探索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把握形势,主动设定话题,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达到传播中国“新形象”的目的。英国广播公司“中国新年”节目的选题展示了中国人“回归故里”的观念和重聚欢庆的文化精神,是文化价值观的一次精彩展示。
通过国际声音讲故事也是用国际语言展示真实中国的有效方式。从叙事角度看,“中国新年”节目避免宏大叙事,放弃对名人的采访,选择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人或普通从业者,将春节的个人记忆和集体表达有机结合,软化中国形象,传递温暖。在结构处理上,影片采用网络叙事结构,多次空跳跃,通过解说和地图实现地理大跨度切换。此外,采用延时摄影技术拍摄哈尔滨冰灯,以慢动作展示“大舒华秀”的技巧,视觉效果动感十足。在传播方式上,该片的五位英国主持人具有强烈的对象感、互动性和个性,并采用了参与体验式游记的语言。他们幽默而真实的交流经常让观众发笑,这增加了纪录片的亲密度和趣味性。
智者借别人的错误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借助国际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也是一种学习他人经验、提高自我交流能力的方式。今天,我们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同时,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培养传播中国形象的“大国工匠”,努力创造出质量上乘的文化产品,从而真实、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的故事。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用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新论)
地址:http://www.a0bm.com/new/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