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80字,读完约9分钟
证券时报网络(STCN)3月15日,
用工匠的精神描绘中国工业的新图景
中国现代工业的新体系是什么?加快建设现代新工业体系的主张在NPC和CPPCC的代表中引起了许多反响。
强大的创新能力、优质的服务、紧密的合作和环境友好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目标,三条主线为路径: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三条主线符合时代。在代表们看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建设和优化现代工业体系刻不容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工艺精神,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的。
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指出,中国制造企业应提升产品技术、产业化水平、全球品牌和渠道、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等核心能力。“中国制造+互联网”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契机。
全国人大代表、Inspur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丕恕认为,目前中国工业软件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R&D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弱、核心技术自主性和市场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严重碎片化。建议加快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创新的融合。
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到精密医学、虚拟现实新技术和新产业,在代表们看来,这是构建新型现代工业体系之旅的开始。
中国制造开始了创造性的变革
中国制造,曾经闻名于世,近年来,面对消费者对高品质、智能化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尴尬。
据统计,2015年,中国人在海外消费了1045亿美元,从电器到指甲钳和牙膏,所有这些都出现在中国海涛的篮子里。中国海涛现象直接指向了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中国制造业有消费需求,但无法满足。
这是一个长期忽视供应要求造成的问题,例如消费品质量的提高、转型和升级等。未来,中国制造业必须寻求创新和变革,并向中高端升级。一些制造业代表认为。
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这也是决策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和基础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培育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基础产业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向记者表示,“中国制造+互联网”是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的机会。中国制造企业应提升四大核心竞争力:产品技术、产业化水平、全球品牌和渠道、互联网应用和服务。
中国和美国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最完善、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比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具有优势。李东生认为,只要中国企业脚踏实地地积累创新,成为世界一线企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再过10到15年,中国企业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能力将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Inspur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丕恕建议,信息技术创新应加速“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的融合。
他认为,突破软件的共同核心技术,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力,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型的前提条件。建议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信息化龙头企业,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支撑软件的共性核心技术,率先整合协同制造的核心资源,创新智能制造生产的服务模式,尽快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取得突破。
除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中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生产链的加工制造环节,但在产品的早期研发和后期品牌销售方面存在不足。这个问题可以从中国人在日本购买马桶座的事件中看出。它显然是中国制造的,但它需要在日本购买,但没有人关心眼前的产品,这就隐藏了为什么制造业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中被忽视的原因。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轮值主席周云杰表示,中国制造业不应单纯追求智能制造,而应以品牌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发展。只有以品牌为核心,中国制造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告诉记者,她已经做了一个试验,去除品牌,让国产电饭煲与国外产品在同一舞台上竞争。结果,中国产品赢了。由此可见,在制造业的竞争中,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中国品牌在世界上家喻户晓时,中国才能从一个制造大国被视为一个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可以摆脱尴尬,学习德国制造。
高质量的德国制造业作为德国的世界名片,早已深入人心。德国制造业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培养有技能的熟练工人。
“工匠精神”一词也出现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追求。一些企业家代表告诉记者,这种专注、精准、注重产品质量的职业精神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它们正通过激励、制度和文化将这种精神植入产品基因。
中国制造业的创造性变革正在进行,内生繁荣仍然是可以预期的。
新技术正在改变生活
最近几天,全球媒体和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人工智能项目Alpha Go(曾击败欧洲Go冠军)和韩国Go冠军李世石(Li Shishi)之间的较量,因为这一结果对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近年来,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我们生活的改变。
新技术产业的未来已经到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商业化。培养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家五年战略规划中提到人工智能。
全国人大代表、国际图联主席刘庆峰告诉记者,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已经在这三至五年内。拓跋工业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基于企业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市场价值在2015年将接近2亿美元,到2020年将超过20亿美元,五年内增长10倍。
不仅人工智能,而且“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了新兴产业的综合战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瞄准技术前沿,把握产业转型方向,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以/0/扩大新兴产业增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增强新兴产业支撑作用,培育战略性产业发展,构建新兴产业新格局,改善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比如新能源汽车。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在人民大会堂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成长期,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将翻一番以上。
苗伟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两个瓶颈:一是在产品方面,我们需要重点克服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产品的性能、可靠性、里程和寿命;二是应用方面,加快社会收费设施建设。政府有积极性推动这两个方面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做了很好的安排,保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更好发展。
即使是最新、最热门的虚拟现实也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及,而政府工作报告则专注于扩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和个性化时尚等新消费。鼓励线上和线下互动,促进实体业务的创新和转型。
未来,虚拟现实将深入到整个行业的上下游环节,如基于三维gis的数字城市、数字土地等,成为国家信息工程的一部分;面向工业辅助设计的虚拟装配和三维产品设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国的工厂和车间。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告诉记者,2016年将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第一年,虚拟现实产业迎来春天。据估计,2020年虚拟现实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820万台,用户数量将超过2500万。
现代工业新体系的蓝图已经绘制出来,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承担起责任,不要坐等时机。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们表示,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优质高效服务业也是世界各国抢占的热点产业,我们面临的形势是进或退。
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条与我们相似的逻辑主线。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就“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建设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三条主线发表了评论。
互联网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给美国带来了繁荣,并创造了大量的高科技就业机会。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的辉煌前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本流入美国市场。内生繁荣预期推动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并导致更多的内部和外部资本增量进入实体和金融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产业规模。
中国如何从中学习?对此,俞平康认为,从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可行的办法是依靠政府力量重点扶持某些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已经拟好了: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和升级工程,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在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和核技术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采取行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审议通过,一系列建设新型工业体系的行动即将启动。可以预见,在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触底调整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将被淘汰,新的生产力将被取代,技术创新将改变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中国必将迎来整个行业的复兴。
(证券时报新闻中心)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3月15日上海证券报要闻汇总
地址:http://www.a0bm.com/new/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