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5字,读完约4分钟
“2006年至2015年,中国船舶保险和货运保险费收入从82.42亿元增加到143.23亿元,年均增长8.20%,约占全球份额的1/10,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船舶保险市场。”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在1月12日举行的上海国际船舶保险论坛上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从事船舶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61家,从事船舶再保险业务的再保险公司有7家,从事船舶保险经纪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有200多家,并提供了大量的航运法和海损理算等咨询服务。在创新主体类型方面,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专业船舶保险法人公司和11个船舶保险运营中心,初步形成“运营机构+专业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的船舶保险产业链。根据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的数据,以保费计算,2014年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货运保险市场和第二大船舶保险市场。
在中国的航运保险市场上,上海作为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无疑是航运保险市场的一大“高地”。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涂光绍表示,在建设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上海的航运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航运保险作为航运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与上海全球枢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太平洋保险、PICC、平安等11家财产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了船舶保险运营中心,54家财产保险公司在上海经营直接保险业务,3家再保险公司从事与船舶相关的再保险业务。2015年1月至11月,上海船舶保险和货运保险总保费收入达到36.85亿元,占全国船舶保险保费收入的27.47%,其中船舶保险占45.52%,几乎占全国船舶保险保费收入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家专业船舶保险机构——上海船舶保险协会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中国航运保险服务体系专业化、集约化的市场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去年9月,上海船舶保险协会被批准代表中国加入国际海运保险联合会,并于2016年1月1日成为正式会员。
与此同时,上海在航运保险的新制度和新措施方面也进行了多次尝试。2015年7月,船舶保险产品注册系统在上海正式实施,船舶保险产品注册管理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据保险执行副总裁、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蒋介绍,截至今年1月5日,已有25家机构在上海航运协会注册,697种航运保险产品已注册并投入运营。
"航运保险在上海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屠光绍说。具体来说,首先,世界航运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国际航运资源呈现进一步向上海等重要港口集聚的趋势。第二,随着“一带一路”、“海权”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将走向全球化,航运保险业可以抓住机遇,发展一体化、一体化的物流和供应链保险业务,帮助企业提高跨境经营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三,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深化,航运保险业的开放和创新将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例如,最近国务院批准了上海保险交易所的计划,相信通过该交易所的平台,航运保险的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但是,周也表示:“中国的船舶保险市场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需要进一步完善船舶保险产品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等。但是,这些挑战今后将通过保险业的创新发展和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逐一解决。”
同时,周在论坛上披露了2015年保险业发展数据。他表示,2015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保险业表现“突出”,与市场背道而驰。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2.43万亿元,同比增长20.02%。其中,财产保险市场保险收入7994.8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寿险保费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21.5%;医疗保险费收入2411.14亿元,同比增长51%;人身意外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14%,达到635.59亿元。此外,2015年,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2万亿元,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预计增长率接近73%。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我国成全球第二大航运保险市场 上海占据市场“高地”
地址:http://www.a0bm.com/new/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