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01字,读完约8分钟

1840年6月,道光帝坐在紫禁城里静静的时候,几千英里外的浙江舟山已经响起了炮声。

在鸦片战争中英国自发发动的第一次镇压中,大臣伊夫被派去讨伐夷重任,但面对坚船利炮,他怀着胆怯的心情。

当时大清帝国的通信条件极其落后。 从广州到北京,哪怕是五百里之急,也要十七八天。 山高皇帝远,伊布完全利用这些,展现出在宁波一带铸造、造船、建设工程的架势,但坚决避免战斗,只是在纪念中表明了决心。 皇帝被蒙在鼓里,大清帝国盛衰。

“谁说中国公务员不高效?有个省份正进行革命性试验”

一百多年后,同在浙江。

在杭州召开的云栖大会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透露了秘密:目前,浙江省政府系统已有100多万公务员使用阿里巴巴开发的钉子户软件。

这个当时站在历史转折点的省份,正悄悄地用互联网精神改造自己,让政府整体治理上线,打破阶层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隔阂和距离。

这个实验被称为扁平化。

其成败,影响着中国政务系统进一步现代化的速度。

01

封建时代,无论是汉代的三公九卿,还是唐代的三省六部,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中国政府体系的层次太多了。

这有利于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维持大一统,但也产生了新闻传播链条过长的弊端。

整个帝国纵横数千公里的新闻通道,依靠的是车站、车站毕业、站马一站接力。 从广州到北京,寄公文一般速度在30天以上,400里在20天以上,500里在16天以上。

什么事都是皇帝说了算,偏偏给报纸发报告命令来回就要按“周”算。 就像大清帝国从盛衰退一样,不仅输给了武备,还输给了武备——

新闻的延迟。 在地方官僚体系中,只有省以上的行政长官有权与皇帝直接对话,这是世界上最排外的封闭圈,总人数不到100人。 战况由低级官僚收集,首先分层报告,然后通过这个分层转播,中间花了非常多的时间。

消息不准确。 因为皇帝不在现场,他完全依赖臣子的演奏,或者只能通过眼线的修改来建立现场模型。 由于新闻不对称,臣下隐瞒真相的事情经常发生。

据说政府比较有效的运作依赖于谨慎管理新闻流量,但道光帝收到的却是永远滞后、混乱的消息。 这样,在鸦片战争的任何一场对决中,最初的20天似乎都是盲目的。

那场战斗狼狈不堪。 不及正规军队的英国舰队,在庞大的帝国胯下玩耍,束手无策。

分层的存在,加剧了时空距离的障碍性,僵化了以前流传下来的整个官僚体系,加重了脚步。

现代在下降,革命的成果使我们的行星非常不同。 互联网的出现抹平了世界,改造了公司、家庭、个人,使前者扁平化了一个。

个人即时通讯社会交流、家庭电子商务、公司办公自动化事务……教授和学生、经理和工人、上司和服务员、顾客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信息表达的价格越来越低。

整个社会慢慢被熨烫,走向了后工业文明时代。 中国政务系统的管理也随着网络技术的革命而悄然发生着变化。

02

衢州、gdp只有1380亿元的浙江西山城,近年来备受全国瞩目。

今年7月,台风“玛丽亚”肆虐。 衢州收到了浙江省的防台风电报,市委书记和市长进行指示后,拍照进入掌上电脑软件“浙江政钉”,一秒钟传到了所有相关的城镇干部、村干部。

与以往相比,这简直是“神常在”的速度。

必须知道,以前流传下来的政务系统凡事都要上报,逐步批准。 只是传阅一份公文,要脱好几层皮。 经常翻通讯录,给一个部门发传真,甚至一个接一个的打电话大会,现场发文。

这样的“周折”其实是由中国的特殊性决定的。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维持政令的通畅,经常要求权力集中。 这样的制度安排,使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和行为,都关系到重大的社会利益,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 为了稳定这艘大船,任何事件都要求“有必须遵循的章节”和“有必须调查的根据”(也就是说,新闻上留有痕迹,便于查明事故发生时的原因和追究责任)。

“谁说中国公务员不高效?有个省份正进行革命性试验”

由于这种严格的做法,政府内部的一切运作都极其讲究程序,在工作。 如果跨阶层、跨部门、跨地区合作工作,就会阻碍新闻的传播——

中国大陆有30多个省市区,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4万多个乡镇,平均各省市区町村辖1,000多个乡镇。

即使是小县城,五脏六腑也有完整的五组。 各班子下面的部门是孤立的机关,存在行政隔阂和数据孤岛现象。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治理中,新闻的“向驻地传播”和“向下反馈”都重视一种速度和准确性。 但是,现实的不自然是,由于历史和技术原因,新闻的传播效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有时会错过最佳的解决方案。

所以,十年来,也有呼声呼吁将中央—省—市—县区—乡镇五级行政减少为三级。 但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程,动一发可说是拖垮全身。

有些地方先进一步发布缩小版“省直管县”实验,有些横向制作副本,将多个执法机构合并在一起,处理多个多层执法问题,有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越来越多的权力交给市场,

浙江的法则很特别,它受伤不动骨头就安静地完成了自我革命。

奉省令,省属委员会事务局机关和全省11个地市全部访问“浙江政钉”。 这是一个集即时消息、邮件、语音、视频为一体的即时消息平台,省、市、县、乡、村5个机构在上面实现了在线联动。

消息缓慢前进。 在杭州余杭区,基层公务员不必再为部门间的联系方式而烦恼。 浙江政钉的电子通讯录水平很明显,覆盖余杭区两万名公务员,几秒钟就找到相关负责人,有事建群聊,上下之间一秒钟就能到达。 在其他地方,很多办公室职员可能不知道部门最高层的手机号码。 只能打一次电话或直接代表领导传达。

“谁说中国公务员不高效?有个省份正进行革命性试验”

新闻准确地走向失真。 在台州三门县,防汛、治安、城管等工作人员规模庞大,一线执法人员用钉子在卡片上签名,一旦发现视频、照片,管理层一目了然,可以远程遥控,仿佛站在现场,新闻不对称和新闻时间差

…。

该系统覆盖浙江省100万公务员队伍。 例如招商引资审批、财务经费申报审批、加密通讯、阅读后立即焚烧、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公文传阅、应急处理、发布通知等,都处于掌控之中。

目前,浙江政钉正根据各部门的特点不断开发新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到扶贫、绑架、党建、建议等环节。 政府整体治理模式焕然一新,想象空之间有巨大的东西。

03

浙江用网络精神改造“内部”,压缩政务系统层次,打破部门限制、地域限制、层次限制。 这种扁平化带来的社会利益无法估量。

过去,政务服务多为碎片化和孤岛式的局面。 要办一个证明,民众必须到处奔波,在各部门的服务窗口奔波。

之后,为了方便大众,国内许多地方开始建设网上政务大厅,但效果不太理想。 理由是政务系统内部还没有扁平化,一个工作人员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交接环节多而繁杂,民众只能“进入多个车站,在网上跑”。

这个入口是网络化的,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容易。 要求政府系统内部先联网。 有了这一层的前提,只有改造政务系统的“入口”,才能水到渠成。

浙江就是这样,民众开了一个叫“政务淘宝”的浙江办,一个窗口推进,申请文件在政府内部周转,相关部门在线完成协同、传播、监督和处理,数据跑多了,民众跑少了,“

无论是查社会保障还是公积金,都可以一站式应对,比如解决交通违章、补办驾照、交学费、出入境通行证等。

刘雨扣夫妇在京杭大运河驾驶船13年,每次成为船舶年审辨证,他们都需要停靠多个码头,消耗10几天的时间。 目前,他们可以在家中船舶上办理,原7本证书合并为1本。

其背后有“在浙江进行”和“浙江省政府钉子”合作重组政府业务流程的生动表现。 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谁也不能离开。

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浙江省在政府的业务报告中写道“最多跑一次”。 此前中央政府还建议将浙江的经验复制到全国进行宣传。

我们对此也并不意外。 因为浙江的这个实验,是真正的自我革命。

据最新消息,钉子户进军雄安新区,帮助雄安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城市。 雄安新区标志性的一期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使用的是智能移动办公平台钉书机的软硬件一体化处理方案。

在这个千年大计工程中,“浙江经验”一定会撬动更深刻的改革,改变今天的中国。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谁说中国公务员不高效?有个省份正进行革命性试验”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