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8字,读完约4分钟

名着民谣中国情 本报记者史克栋 6月12日,初夏意大利天气炎热,罗马大学东方研究院会议室更热闹。 第三届“汉语桥”意大利预选赛在这里举行 参加这次预选的有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罗马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6名学生,2名优胜者代表意大利参加8月在中国举行的“汉语桥”决赛 “汉语桥”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育指导小组主办的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活动,于2002年首次举办。 目的是发扬中华文化,在世界上进一步传中文,提高各国青年学生学习中文的乐趣,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参加选手可以说是意大利全国中文专家选出的精英。 我在中国学习过,有很好的语言文化基础,自由的主题丰富多彩。 威尼斯大学大四学生左婷婷讲述了与中国“方块字”莫名其妙的缘分。 正是这些迷人的“方块字”,不仅迷上了有中国味道的中文名字,也迷上了中国的文化历史 那还是她初中的时候,她家附近有中国人,彼此交往了很长时间。 她有一次非常好奇地问:“中文有多少个角? ”。 对方说:“千万不要。 “贾斯汀会怀疑这个的 对方看到她对中文这么感兴趣,她的意大利姓在中文里是左边的意思,还看到她的长亭玉立,给了她中文名字“左婷婷”。 从那时起,贾斯汀学习中文的热情越来越高,她不仅知道现在中文有五六万方块字,而且知道中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留下的最古老的文案之一。 来自那不勒斯大学的司徒文虔是年轻人,在拉标题演讲时,讲述了读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的自己的心情。 他不仅概述了唐僧西天取经的经过,还提到了陪唐僧取经的人物 特别是介绍猪八戒,司徒是意大利式的幽默,评价说猪八戒不仅好吃,而且很好色,让整个会场都笑了。 威尼斯大学校友菲利普在演讲中用“难忘的中国音乐”的声音讲述了在大连学习时的情景。 有一天,他和一个同学出去,听中国人唱歌,他们有些用意大利语唱了意大利民谣《我的太阳》。 我唱了这样的歌。 在场的中国人不仅马上为他们伴奏,而且合着伴奏,用中文唱了这首意大利民谣。 最后大家用不同的语言唱了同一首歌。 这个情景使他终生难忘。 参加选手还回答了评委关于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等提出的问题 无论是从语言知识方面,还是从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的理解方面,各选手都相当成熟,整体水平比上次比赛有了明显的提高 经过评委的认真审议和筛选,左婷婷和司徒文虔最终以第一、第二名的成绩获胜,作为意大利代表去中国参加了这次“汉语桥”比赛的预选和决赛。 (本报罗马6月12日电) 胡同华山中文音乐 本报记者李景卫 星期天,原本安静的堪培拉更安静 但是,中国大使馆的会议大厅里响起了掌声 以“文化灿烂的中国”为主题的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堪培拉竞技区的选拔赛在这里举行 比赛一开始就带听众去中国普通人的生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选手何晓明介绍了北京的胡同 他用生动流畅的中文对大家说。 “周末,我经常去住在胡同里的同学家做客,发现胡同里家过得很舒适,很开心。 白天和傍晚,悠闲的老人们既有下棋,也有遛鸟的。 那只鸟叫得很漂亮,清脆的鸟叫声淹没了所有的喧闹 “现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北京的面貌日新月异,摩天大楼更多,道路越来越宽。 但是,巷道依然受到保护 你也可以品尝巷子里的亲切 “ 一位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选手想起了多年前父亲对他说的话:“澳大利亚离中国很近” 今后两国的关系一定会密切吧 “因此,他决心学习中文 他以“华山自古以来的道路”为题演讲,讲述自己登华山的经验,讲述华山的险峻和壮美,巧妙地结合了学习中文和登华山。 他说:“学中文就像爬华山,爬得越高,意境越美。 “在才艺表演节目中,他扮演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他的歌声原汁原味,但很棒却很肖,让听众拍手称赞 (本报堪培拉6月13日电) 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俄罗斯地区选考比赛12日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 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高中的八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根据 《汉语桥》的比赛程序,这次比赛分为研讨会、回答问题、才艺表演三个部分 选手们悠然自得地说话,表达了对古老中华文明的热爱 为圣彼得堡大学拉斯西里尔展示自己的书法 本报记者吕岩松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6月18日第8版)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方块字的魅力(图)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