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8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迅速普及,网上购物、网上学习和网上交友已经日益取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支付宝、财付通、安富宝等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兴起,网络金融也顺应潮流,给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支付机构带来了挑战和冲击。
虽然银行在各种金融活动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不积极应对,将失去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共赢的机会,在同行业中也不会获得领先优势。因此,银行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抓住机遇,创造更强的竞争力。
直销银行布局构建电子商务平台
目前,在以余额管理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的背景下,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直接银行业务。它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开展业务。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社会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上直投银行是商业银行的超前布局。
阿里巴巴、JD.com等。依靠网上商城积累的大量商家和用户的交易数据,创新了经营模式,进入了金融领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来,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将是传统金融的发展方向。在商业银行由于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诸多限制而无法获得第一手交易数据的情况下,独立建设网上购物中心和积累交易数据是必然的选择。例如,工行的“电子购物中心”于2014年1月12日正式开业,汇集了十几个行业的产品,包括数字家电、汽车、金融产品、服装、食品、珠宝和旅游。还有建行的b2c购物平台——山荣商务个人商城,支持保底支付、网上个人贷款和分期付款,是建行打造的国内创新型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拓展网上银行业务,发展金融服务
过去,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更像是一个操作平台,只面向自己的客户,资金封闭在银行里,不具备获取客户和操作的功能。近年来,商业银行推动了网上银行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首先,为在线客户开发专属产品,丰富产品线;二是创建应用场景,增加客户获取功能;三是引入互联网思维,提高便利性;第四,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特色优势。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社交平台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微信银行和微博银行应运而生。首先,它不仅丰富了产品的传播渠道,而且提高了宣传的有效性;其次,基于社交平台,整合网络查询、转账支付、交易提醒、金融购物和无卡取款等功能,构建新的服务模式。第三,通过开发小额融资、小额融资等专属产品,我们可以自动获取微信客户并推送产品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客户获取能力和运营能力。
拓展移动金融的整合供销链
互联网金融因其便捷性和高体验性而发展迅速,这也是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移动金融的原因。总而言之,有三种方法。一是推出手机银行,搭建手持移动金融服务平台;二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移动金融应用,整合服务、消费和娱乐,构建移动金融生态系统,如中国银行的中银电子商务和广发银行的月光宝盒;第三,中国银联与20多家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合作,推出基于nfc-sim卡模式的“云端支付”等产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公司进入金融业的关键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积累上下游的商品供销链,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或产业链,然后积累交易信息。受此启发,商业银行开发了在线供应链金融产品。首先,他们与第三方合作,如中信银行和海尔固达物联网平台;二是自主开发产品,如招商银行推出的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解决方案;第三,银行从资金管理到交易对手管理都是智能化和开放的,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支付等传统的资金服务,还可以整合财务管理、订单管理甚至会计处理。
升级智能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实体网点的面对面柜台服务逐渐被自助交易和网上交易所取代。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商业银行近年来开始智能升级其实体网点。首先,增加智能自助交易设备,如远程视频柜员机(vtm)、远程智能柜员机(itm)、自助发卡机等。,从而打破了交易时间的限制;第二是将智能元素引入传统业务流程,例如使用ipad为更高效、更方便地访问零售店的客户提供服务;三是构建o2o金融服务模式;第四,一些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与咖啡店和商场的合作,并推出新的网点。
总之,如果把整个中国消费市场视为一块大蛋糕,为了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份额,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银行支付都在不断创新。由于第三方支付本身是借助现代商业网络而诞生的产品,其业务发展对银行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银行面对第三方支付往往不得不被动创新和变革。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将保持增长势头,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的传统支付模式将不断被打破和调整,业务创新将不断加快。双方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游戏互动和融合的局面,消费者无疑将是这场竞争的最大受益者。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第三方支付风生水起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