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9字,读完约7分钟

“十三五”期间,经济快速增长将得到巩固,供给侧结构改革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开场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直面历史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锐意创新,克服困难,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不同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本报将从今天起推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系列报道,重点回顾“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和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在中国牢牢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已成为既定目标。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趋势中的一个现象。现在,中国经济的每一步都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神经。

“十二五”期间,中国需求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铁马”,经济增长率已基本完成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变。今年以来,在继续巩固需求侧改革成效的同时,中国开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牛鼻子”。

今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消除产能、库存、杠杆,降低成本,弥补不足,从生产领域强化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这是决策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发出的“最强声音”。

高速经济增长

进入压实阶段

决策者深刻理解现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并在各种场合解释其现状。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调整和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动,但不会出现‘硬着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体是可以实现的。”预期目标。”

事实上,中国经济正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例如,“十二五”期间,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处于“三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即增长率变动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早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从每年来看,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2012年和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3%,2015年增长6.9%。

与“十一五”期间年均10.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相比,“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确保了这一转变没有失去动力,即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一位数的中高速增长。

今年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应保持中高速增长。要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应在6.5%以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一增长率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每年约2.5%的增长率,而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模式,并试图通过调整方向(供给侧结构改革)使其进入统一的驱动状态,即需要进一步夯实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基础。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不可低估,特别是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内部来看,现在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三相叠加”的痛苦还在继续。目前,中国经济确实有上行的压力,但也有下行的支持,中国仍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不断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爱基、净值、信息)的关键时期,供给方结构改革的进展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供应侧结构改造连杆驱动

“十二五”期间,中国进一步推进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和改革。通过稳定增长,为结构调整创造了有效的空空间和条件,通过结构调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二者相辅相成;通过改革打破体制和制度障碍,将为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动力。这些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11月,在需求侧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决策层明确提出“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以结构调整为例,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至45.5%,首次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2014年,服务业比重上升至48.1%,比2010年高出3.9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在2015年进一步上升到50.5%。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服务业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

此外,属于需求方的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十二五”期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15年,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0.9%,比总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19.2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4.7%,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35.8%高出48.9个百分点。总资本形成贡献率与消费贡献率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这组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动态结构近年来通过结构调整发生了显著变化。

然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面临的供给方矛盾日益突出,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跨越。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属于需求方,它对应于供给方,即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简而言之,正在进行的五项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化、降低成本和短期补充,是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一部分,其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东琪认为,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重点是激活微观活力,努力帮助企业降低减税和金融改革的成本,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增加有效供给。这种供需结合的调控模式是符合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正确选择。

解决供给方矛盾的办法是通过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减少低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这有利于经济转型和稳定增长。如今,国家倡导的创新、发展新经济(爱心基金、净值、信息)、培育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等发展理念,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目前,供给侧结构改革正在加速“落地”,许多省市都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综合专项规划。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希望始终大于困难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