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5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晶晶
“在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的形势下,推进ppp模式意义重大。”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金芳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研讨会上说。
为了更好地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分类、ppp模式的国际经验、国内ppp试点和评估,以及如何利用ppp模式推进轨道交通、垃圾处理、城市供水和住房保障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认为,推进公共领域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适应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但是,在推进ppp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签约率低、社会资本的社会属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等问题。在进一步推进ppp的过程中,政府信用、法律保障、契约精神和有效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完善。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肖鹏表示,购买力平价在中国并不新鲜。20世纪80年代以来,ppp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初步试点、大规模推广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重塑运作等几个阶段。ppp正面临崛起是不争的事实,ppp有助于国家治理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未来,中国的ppp将带动一万亿元的市场空空间,前景光明。
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副主任焦小平认为,ppp改革是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模式。ppp使专业人士能够通过充分的竞争来做专业的事情,从而使普通人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多样化、高质量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服务,而政府过去注重的是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成本效益,而不是供应商。ppp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开放、透明的ppp市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让政府更多地发挥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的作用。
“公私合作项目非常热门,但实际登陆的公私合作项目并不多。”北京大悦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王芳指出,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契约精神,这使得社会资本愿意参与项目建设,但进入后却做不到。在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投标中,地方政府的高要求和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低回报率使得私人资本难以参与。许多ppp项目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政府应允许并鼓励社会资本和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一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投资者从顶层设计层面参与ppp项目的投标。”
金芳承认,虽然中央政府在过去一年大力推广ppp模式,大力出台政策,但项目和投资数量大幅增加,但也存在民营企业参与项目积极性不高、项目落地困难、地方项目实施能力、人才、知识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金芳指出,今后,政府应进一步完善ppp项目的顶层设计,强化资金约束,建立政府信用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为不同领域的ppp项目建立健全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动态利润调整机制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确保ppp模式在中国稳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易敏认为,“共享”是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即共享、共享、共存、共赢。易敏表示,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参与研究,推动各级ppp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和进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社会福利制度刚性支出压力加大。作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社会福利本身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很难减少这方面的刚性支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着眼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同时充分激活社会资本的活力。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离不开社会资本参与
地址:http://www.a0bm.com/new/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