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9字,读完约8分钟

上图江苏省句容市包华镇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

在右图中,河南省辉县李庄村的所有村民都住在这栋楼里。

下面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的照片。本报记者严天学照片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00万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日益美化和舒适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中国的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两大事件。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这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黄金节点。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城市化率大幅上升

今后,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即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全体居民都能共享现代化成果

“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00万人,超过欧洲中等国家的总人口数。”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在国务院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就城市规模而言,中国目前有653个城市,140多个城市的城市人口超过100万。有235个人口超过10万的特大城镇和876个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这些城镇还不在城市序列中,人口超过50,000的巨型城镇和城镇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为新的中小型城市。"中国经济总量的80%来自城市."胡祖才说道。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群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除了过去形成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外,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等中西部地区正在迅速崛起。”胡祖才表示,“十二五”期间,城市群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这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规划,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即以人为本和公平共享。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稳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积极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胡祖才介绍,截至2015年底,26个城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11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612公里,在建里程约3000公里,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中国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建设调度中心、停车场、维修站、首末站和停靠站;推进换乘枢纽、充电桩、充电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同步实施。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和桥梁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人行道路、自行车“绿道”、人行横道、自行车停放设施和道路林荫绿化也得到了加强。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快了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推进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讯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测。推进城市地下公用隧道建设,开展城市地下公用隧道试点。目前,我国气体渗透率超过95%。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快城市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加强饮用水源建设和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限期关闭自备井,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水渗透率已经超过98%。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为主线,加快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循环利用”的建设模式。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新的国家环保排放标准或地表水四级标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90%。同时,中国推进了以大中城市为重点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和生活垃圾存量管理示范项目建设;增加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强了生态园林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园建设。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和废弃地生态修复,加强社区公园、街道公园、郊野公园和绿色廊道的规划建设,完善生态园林指标体系,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经济适用房项目引人注目

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改造的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财政支持力度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日益优美舒适。

然而,不同城市地区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虽然城市里有许多高层建筑,但仍有许多住房困难的人住在棚户区。快速上涨的房价使得这些棚户区居民无法改善居住条件。为使住房困难群众早日实现“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完成棚户区改造208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565万套。其中,2013-2014年是中国棚户区改造力度最大的两年,各棚户区改造82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532万套。2015年,棚户区改造继续大力推进,开工601万套。通过棚户区改造,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数千万人受益,住房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和奋斗信心增强,拉动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积极作用也发挥出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改造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推进,城镇综合承载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启动3600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从2011年到2014年,已开工3,230万套(包括1,590万套棚舍和1,640万套经济适用房)。此外,783万套经济适用房已于2015年竣工。“十二五”期间,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超额完成任务,超过4000万套。

“十二五”期间,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繁重。为了确保大力推进这一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期望,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许多地区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成熟地块上优先规划公共租赁住房和安置房项目,严格实行配套设施和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促进贫困人口住房条件、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经济适用房的质量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根据多年来的检查结果,从工棚到安置房的工程质量总体良好,可控,工程结构基本安全。许多项目的工程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部分项目被推荐参与优质建设项目的评选,在民生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日报记者虞书)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让百姓生活更安逸

地址:http://www.a0bm.com/new/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