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5字,读完约3分钟

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浪潮已经形成。在这种趋势下,现行金融分业监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目前,是否将金融分业监管转变为混业监管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混业监管中该做什么是各方的分歧。

要讨论如何进行混合金融监管,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回答。首先,金融监管的集中度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其次,金融监管机构需要与央行整合吗?第三,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过渡过程如何顺利进行?如果这三个问题得到澄清,中国的混业金融监管战略就将脱颖而出。

让我们先来看看监管集中度的问题。有几种形式可供选择。最极端的做法是将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合并成一个部门,形成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其次,“双峰”模式的浓度稍低,而“多头”模式的浓度较低。

金融监管的高集中度和低集中度各有利弊。分散金融监管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不同监管者可以相互竞争,从而避免单一监管者过度监管和过度监管的倾向,从而刺激金融创新。然而,每个分散的监管机构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在集中监管的多个目标之间不会有困难的权衡。然而,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业务很难划分为单独的监管机构,容易出现监管漏洞。这是单独监管的主要缺点。集中金融监管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实现金融系统监管的全覆盖。同时,集中监管还可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发挥监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金融混业监管之路怎么走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应该是最佳选择。原因很简单。在金融创新不断的背景下,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很难划清界限。即使现在解决了,将来也需要不断调整。在理论和操作上都有很大的困难。建立一个单一的管理机构将会避开这些障碍,

让我们看看金融监管和央行的整合。这里也有两种观点。反对一体化的人认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操作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整合后,与金融监管相对应的微观问题(如个别金融机构的倒闭)可能会影响央行的声誉,从而威胁宏观形势的稳定。但是有很好的理由支持整合。如果中央银行掌握的宏观信息能与金融监管获得的微观信息相结合,政策就能得到更好的调控。作为最后贷款人,央行也拥有其他监管机构所没有的资源。因此,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整合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金融混业监管之路怎么走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2013年的货币短缺和今年股市的异常波动都表明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深度协调的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整合更为有利。

最后,让我们看看转换过程。有必要充分认识到,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型过程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机构合并和相关立法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必然伴随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新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也需要长期磨合。在这种转变中,监管机构也可能会失去人员,从而降低其监管能力。

考虑到这些风险,我国的混业监管改革应力求稳定,不宜拆分重组原有的监管部门。然而,从过去三次会议之间的协调机制效率低下可以看出,没有机构整合。考虑到在一个政党的三次会议之上建立一个机构层是臃肿的,最好的选择是将三次会议合并到中央银行,并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任务整合到中央银行。在中央银行内部,三个委员会和其他监管机构可以效仿国家外汇管理局,后者在行政上既统一又独立。这可以将转型过程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降至最低。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金融混业监管之路怎么走

地址:http://www.a0bm.com/new/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