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张虹蕾经过杨军

1961年出生于湖南的李泽湘,是孵化后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大疆创新企业,这一点让人印象最深。

值得注意的是,李泽湘的作用除了初期的投资者和会长之外,还是大疆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汪滔的老师。 另外,李泽湘还是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固高科技理事长。

5月10日,在宁波余姚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李泽湘向外界公布了他的最新计划。 李泽湘说,他刚和学校申请停职两年,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想安静下来好好研究高端装备。

李泽湘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的核心是构建完整的芯片生态系统。

从高中申请停职静心研究

在李泽湘,过去40年来,制造业许多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突破,但目前面临着质量和强烈的挑战。

在此之前,李泽湘呼吁,作为工业机器人不要去汽车领域与“四大家族”决一死战,而是转移到3c产业等巨头尚未涉足的领域。 目前,中国许多机械企业在3c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

李泽湘认为,未来高端核心零部件、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高端机床、终端产品也有很大机会,智能终端是终端产品中最重要的,这方面的增加值至少有10万亿元人民币规模。

关于向大学提出停职的理由,李泽湘回答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高端装备,甚至比芯片更让人头疼的事件。” 李泽湘认为,如果做好高端智能准备,有扎实的基础,不仅需要大胆突进的年轻人、优秀的技术人员系统、高标准的稳定环境、精密加工设备、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也需要慢慢培养。

“大疆“孵化者”李泽湘:高端装备比芯片还让人“头疼””

李泽湘在宣布停办两年的消息后,对北京航空空航天大学机械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王田苗感到好奇。 王田苗说:“智能制造的重任能承担多久?”李泽湘回答说:“需要10年。”

在李泽湘,高端装备的制造突破被认为是困难的,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赚钱,缺乏“打仗,打硬仗”的模式。 不这样的话,芯片等产业就会变成不同的结构。 于是他说:“我们在十年间,大家一起致力于这个事件(高端装备制造),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大疆“孵化者”李泽湘:高端装备比芯片还让人“头疼””

作为智能制造行业的退役军人,李泽湘也坦言,制造机器人和硬件,比软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要困难10倍到100倍,如何碰撞这些年轻的团队才能走出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生态问题。

最重要的是人才,在过去的20多年里,李泽湘接触了很多人才。 他说不仅需要考试成绩好、论文好的学生,还需要更多有梦想、不怕辛苦、能动手的人。

另外,李泽湘表示,中国有很多资本、很多基金,但他们有时更喜欢赚钱,对很多无形的首发阵容不擅长,没有耐心。 他供认,这需要政府和有心的资本。

芯片产业的心很急躁,“头脑很轻”

在上述峰会现场,李泽湘还讲述了合作伙伴的故事。 李泽湘回忆说,他的伙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培育了芯片企业。 早期这些芯片企业的水平与外界同行平分秋色,但随着大疆等机器人企业兴起芯片应用,找到了一点突破口。

李泽湘认为,在上述例子中芯片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是因为形成了人才、基地、芯片、零部件、装备、终端产品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地方,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

李泽湘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的核心是构建完整的芯片生态系统。 中国具备芯片产业的基础应用能力,但目前的关键是能否通过系统应用带动芯片产业。 之前的心理状态比较急躁,没有意识到在系统推进和生态环节中所做的事情,出现了“头大脚轻”的状况。

“大疆“孵化者”李泽湘:高端装备比芯片还让人“头疼””

李泽湘还表示,芯片问题不仅在于材料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设备。 目前芯片在封装设备、测试设备等方面有很大的机会。 激光加工设备、3d打印设备还通过智能控制、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的驱动,使商业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李泽湘介绍说,芯片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 前三次的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由西方主导,其他人已经带走了那个芯片企业,中国芯片企业进入的只有“山村”的其他人,很难成为世界级的芯片企业。

李泽湘认为,对研究芯片的公司来说,进入芯片市场,必须明确未来系统级的应用形式,思考如何与终端用户对接。 如果能够引出第四批终端产品,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等,就能够培育出新的世界级芯片产业。

“我们有非常多的机会。 大家不要着急。 我感觉今天来不及就没有机会了。 机会永远在那里。 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生态系统,让我们把握这个机会。 ”。 李泽湘总结说。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大疆“孵化者”李泽湘:高端装备比芯片还让人“头疼””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