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5字,读完约3分钟
1899年秋,清代国子监祭酒(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设立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是该机构的最高主管)王懿荣犯疟疾,委托太医诊治,太医给他开处方,其中唯一 王懿荣马上把家人送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买药。 把药带回去后,王懿荣不小心注意到上面刻着非常古朴的复印件,吓了一跳。 王懿荣对金石学有造诣,经过认真研究,他初步判断这些龟甲和兽骨上刻的复印件是商代的复印件。
世界闻名的甲骨文借此偶然机会在天日重逢,王懿荣也因此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另一个版本
但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先登研究员认为,甲骨文的第一人发现的不是现在众所周知的山东人王懿荣,而是天津人王襄( 1876年—1965年)。
李先登说:“我1961年从北大毕业后就职于天津艺术博物馆,认识了天津市文史馆馆长、著名的甲骨文专家王襄。 王襄先生多次详细介绍了殷墟甲骨文的最初发现和他和孟广慧( 1867年—1939年)先生收藏殷墟甲骨文的研究经过。 解放后出现的王懿荣发病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
李先登根据王襄的记述,向人们展示了这些甲骨文被发现和收藏的另一个传说版本。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前,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收获花生时偶然捡到甲骨,但大家没有意识到其宝贵价值。 直到1898年,汉县古董商范寿轩在天津销售文物时,他告诉王襄,他在河南出土了一点带字的古版。 当时碰巧也有有名的书法家孟广慧,孟广慧判断这些“古版”可能是古代的简便策略,促使范寿轩收购。 第二年( 1899年)秋天,范寿轩从小屯村买了甲骨带去天津。 孟广慧和王襄轻轻地掸掉上面的灰尘,看到甲骨文上的复印件,惊叹不已,觉得这些龟甲和兽骨复印件的起源很少见。 但是两个人都不富裕,以甲骨文各字一两银子的价格,小的各收购一点,其余的甲骨文,从范寿轩带到北京,卖给了王懿荣。
后来王襄开始了甲骨文研究,写了中国最早的甲骨文事典和《室殷契征文》等专业书籍,孟广慧和王懿荣没有留下这方面的著作。 李先登认为,王襄不仅认识甲骨文,系统地研究,而且“应该成为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
学术界早就有争议了
实际上,关于什么时候、谁最先发现甲骨文、谁将其判断为商代遗物,学术界早就有了争论。 关于发现甲骨文的年代,至少总结了1894年、1898年、1899年、1898年-1899年之间、1900年等几个说法。 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可列举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鹈鹕、端方、胡石查等。 但学者们经过论证,最终发现时间是1898年还是1899年,发现人认为王襄还是王懿荣是可靠的。
摘自《齐鲁晚报》刘春雷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7月10日第7版》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谁最早发现甲骨文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