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6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利差收窄,银行风险逐渐暴露。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季度发布的银行业监管数据,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13921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比上季度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的质量通常是可控的
这是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第11个季度上升。随着银行业的整体稳定发展,风险的逐步暴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太和智库研究院的张巨科告诉记者,银行风险的积累是一种正常现象。“作为一个高杠杆经济体,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时期,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银行业,短期内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一夜之间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这是为了降低杠杆率,这与当前的政策是一致的。”他认为银行拥有大量资产和足够的资本来支付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不是当前银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监管当局对风险也有客观的理解。今年3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银行不良资产率的上升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的暴露上。对于产能过剩企业和“僵尸企业”,将实行实名制管理,以促进债权委员会的建立。此外,银监会还将重点防范跨金融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外部风险传染。
专家认为,目前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考虑到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调整空间,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内部消化能力仍较强,即使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整体信贷风险仍相对可控。受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影响,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将更加困难,但风险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银行业整体风险抵消能力保持稳定,信贷风险减值准备充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243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75.03%,比上季度末下降6.2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06%,比上季度末提高0.02个百分点。此外,核心资本充足率持续上升,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
拨备覆盖率水平普遍较高
随着银行业监管数据的陆续发布,也有a股上市银行的季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141.21%,中行为149.07%,均低于监管部门此前设定的150%的红线。根据工行的季度报告,所有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拨备覆盖率是银行可能发生的坏账和坏账的准备金利用率。根据银监会2011年第44号文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不得低于150%。
但文章同时强调,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差异,动态、有差别地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要求:在经济上升期适度增加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经济不景气时根据贷款核销情况适度下调;根据单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其岳认为,在经济下行不良贷款发放速度加快、节奏加快的背景下,适当降低拨备覆盖率符合国家宏观审慎反周期调控思路,有利于确保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他还强调,与全球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拨备水平更高,监管要求更严格。目前,世界主要银行体系的拨备覆盖率大多低于100%,平均水平在70%至80%之间,远低于中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风险将逐渐被化解
随着宏观经济的稳定,银行风险将逐步化解。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供应方结构改革将为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化、降低成本、短板化”五大任务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旧资产”风险的逐步暴露,但从长远来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有利于传统产业盈利能力的恢复和新的优质资产的创造。这对我国银行业改善客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降低整体信贷风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他还建议可以利用杠杆置换和鼓励直接融资等结构性安排来减轻债务风险。
至于未来前景,张居克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不良贷款率短期内可能会继续上升,矛盾会暴露出来。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制造业。然而,此类风险和矛盾在可控范围内,预计将在2017年底达到峰值。他强调,区域和系统性风险是风险管理的红线,应引起行业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需要强调的是,“逃债”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国有企业有恶意违约甚至“逃债”的倾向,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张居克认为,这方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体制改革。"银行不应该成为不合理风险的最后承担者。"他说。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理性看待银行业不良贷款升高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4430.html